姚立德說,在利用科技類方面,之前工程相關科系,畢業時都要頒發SCI論文與碩博士論文,較量爭論點數才能畢業、獲得PHD學位。但進步前輩國家已實施多年別的授與Doctor of Engineering(工程學博士)學位制度,例如在產業界研發出關鍵手藝,加上書面陳述,不用學位論文,一樣可取得學位,此次修法就是納入此一軌制翻譯
批改草案劃定,本次修法重點還包孕鬆綁學位名稱由黉舍自訂、開下學生跨級或跨校修讀雙主修或輔系;為鼓勵學生修讀跨域課程,草案也打破系所藩籬,鬆綁大學招生和授予學位,學生可彈性在院、系、學位學程間修課,並依修讀課程授與學士學位,不受限於學生原入學的系所規範。
記者盧素梅/台北報導
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在會後記者會上指出,以體育活動類為例,若選手在念碩士、博士時,可以增添成就證明,連同手藝敷陳、書面報告來代替論文。舉例來講,在奧運取得獎牌,這就是成就證明,連同書面陳訴,不見得要寫碩士或博士論文,經由審查後,一樣可以獲得學位。
別的,為鼓勵學生先就業,獲得必然社會經驗後,再回到校園繼續進修,草案也劃定,產學合作專班4年制的學生,未來修完2年學分後,就可獲得「副學士」學位,工作後一段時候,再回到學校把剩下的2年修完,取得「學士」學位翻譯
行政院會今天經由過程《學位授與法》批改草案,將放寬獲得碩博士學位前提翻譯未來想拿博士,除了撰寫學位論文,藝術、利用科技類、體育活動類,都得以作品、成就證明連同書面陳訴或手藝報告代替;碩士學位得以書面陳訴或手藝報告代替的,除已有的藝術、運用科技類,並新增體育運動類,以及專業實務類。
▲教育部次長姚樹德。(圖/記者盧素梅攝)
本文來自: 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372970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