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研究的介入者是就讀於ESL班級的11位學生。
明確指出具體的闡發東西和方式的名稱,例如是用何種統計軟體和統計闡發法,或是利用何種質性闡明法等。
2.4 資料剖析
研究的設計必需根據研究者所提出的研究問題而定,多是量性的研究(quantitative research),也可能是質性的研究(qualitative research),而分歧的研究取向下還有林林總總的研究法,因此行文一開始應指出本研究是利用何種方式來執行。
以理工科技範疇而言,指的是實驗所需的裝備、儀器、對象或理論模式等;而社會與人文學科所利用的材料則可包羅問卷、測驗、書本文獻資料等。
每次資料搜集時代持續約一小時,而且履行距離約兩週。
2.1 研究設計(Research Design)
2.2 研究對象/研究材料(Subjects/Materials)
2.3 資料蒐集程序(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)
2.4 資料剖析(Data Analysis)
2.1 研究設計 (Research Design)
2. 研究方法 (Research Method )
例: The data collection sessions each lasted about one hour and were conducted at roughly two-week intervals.
資料分析利用SPSS統計套裝軟體。起首計較出描寫性統計,接著計較信度以丈量內部一致性翻譯
A. 研究對象 (Subjects/ Participants )
例: The analysis used the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. First翻譯社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computed. Next, reliability as a measure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was calculated.
說明研究所針對之對象的樣正本源、數目、性質、和拔取體式格局。
本研究所利用的方式是查詢拜訪法,包括介入者必需以匿名體式格局回應的問題與陳說翻譯
2.3 資料搜集法式
例: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11 high school age students enrolled in ESL classes.
【資料起原: 廖柏森編者 《英文研究論文寫作》/ 眾文圖書】
此法式多是履行嘗試、實行考試、實施問卷調查或訪談,而在寫作上應供應詳細的資訊,包括時候、地點、介入者、和若何實施的進程。
在英文時態的描寫上應當是用曩昔式。語態的利用則以被動語態較得當,緣由是在去除小我的身分,以強化闡述的客觀性。
2.2 研究對象/材料
研究對象是以填表、寫信、與口頭宣揚的方式招募。
B. 研究材料 (Materials/ Instruments )
描述實施研究的步調法式及利用材料裝備,每履行的步驟都要具體描寫,其描寫愈詳盡,其他研究者就愈輕易複製
例: In this experiment, we constructed a test bed that consists of a dual arm and a real-time stereo system. 在這實驗裡天成翻譯公司們建造了一個測試平台,該平台是由一雙機械手臂與即時立體音響系統所組成翻譯
例: The metho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was using a survey翻譯社 which included questions and statements to which the participants were expected to respond anonymously.
例: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posted sign-up sheets, letters, and by word of mouth.
大多利用曩昔式和被動語態,連結資料剖析的客觀性,和吻合去個人化的傾向,重點不在於由何人來剖析資料,而是在於資料若何被闡明翻譯
文章來自: http://blog.udn.com/trjason/271240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